茶与咖啡“走”到一起,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茶和咖啡,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同饮食习惯或不同文化的代表。但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茶与咖啡“走”到了一起。
当地时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边会期间举办了“圆桌对话:茶与咖啡的对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举办“圆桌对话:茶与咖啡的对话”。尹灵 摄“其实普洱不仅仅因普洱茶闻名海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的居民也开始种咖啡。”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介绍,经过多年产业培植,普洱许多农民既种茶又种咖啡。他们在冬天收获咖啡果,春天采茶。普洱也成为了中国茶乡中的“咖啡之都”。
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尹灵 摄在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看来,茶和咖啡的和谐共存,是全球贸易的结果,更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的典范。
“同样,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的。我们共处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开放和包容的世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龙迪认为,茶和咖啡皆为大自然的馈赠。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处首席代表龙迪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尹灵 摄作为一位在中国北京定居的荷兰人,龙迪每天早晨都需要一杯咖啡来唤醒自己。同时,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也让他明白了品茶的方式。“中国茶品众多,制茶工艺先进,让我大为惊叹。”他说。
EDF+商业,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安德森坦言,无论旅行到哪里,自己都能通过每天的咖啡或茶与当地文化联系起来。“这提醒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共同联系,以及我们与这个给我们提供咖啡和茶的星球的共同联系,同时地球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森林砍伐等重大挑战。”
EDF+商业,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安德森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 尹灵 摄凯蒂·安德森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各方应共同努力保护地球,求同存异、携手合作。“我们需要依靠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正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我们手中的提神饮品代表了整个产业链,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从云南山村的茶农到大型零售市场的销售人员。”凯蒂·安德森指出,为实现可持续农业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就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中国福建武夷山,某种程度的“可持续”已成为现实。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周洪舰在边会圆桌对话发言。尹灵 摄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周洪舰介绍,当地大力推广生态茶叶种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到绿色种植。“环境保护越来越好了,这带动了茶叶的品质增加,也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周洪舰说,中国的“茶”字,拆开来看是“人在草木之间”,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完)
机场“掌灯人”,辛苦了!****** 春运期间 全国各地机场航班大幅增加 一架架飞机平安起落的背后 离不开助航灯光机务员的帮助 这些机场“掌灯人”日复一日 在夜色中保障助航灯光 默默守护着旅客安全 每天穿梭于140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 保障1300多套灯具正常运行 夜幕降临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跑道的尽头 助航灯光机务员乔昱翛(xiāo) 正带着徒弟维修跑道的指示灯 一架架飞机从他们头顶滑过 这巨大的轰鸣声 已经与他相伴十多年 在机场约99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和跑道上 共分布着1300多套灯具 乔昱翛和他的同事们 每天都要不停穿梭在这片 大小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的区域内 保障每一只灯具正常运行 乔昱翛说,每一种助航灯光 都有其自己的作用 也跟民航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可能我们的一个细小差错 就会引起一个很大的灾难” 航班全部结束的深夜 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刻 凌晨1点,塔台通知关灯 意味着一天的航班全部结束 这时,才是乔昱翛和同事们 最繁忙的时刻 正值一月一次的大检修 全组15个人 都要进入跑道全面检修灯光 从跑道的尽头开始 1300多套灯 几乎要挨个检查一遍 包括检查螺丝是否牢固 以及擦拭灯光透镜等 “我如果没有拧紧到位 松动的螺丝凸出来 就可能剐伤飞行器的轮胎 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 乔昱翛解释 到了凌晨4点多 跑道上的气温降到零下10℃左右 所有的灯光全部检查完毕 再过一小时 新一天的航班又将开始起降 乔昱翛说 “干了这么多年 看着每一架飞机平安起落 每一名旅客安全落地 都和我们的付出有一份联系 就感到特别自豪 虽然我们干的只是一个小活儿 但完成的却是很大的一个使命” 为机场“掌灯人”点赞!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王兴栋 主编/马玮璐 总台记者/韩逾昊 王钢 康晓宇 编辑/张宁 校对/高少卓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